鈦合金分類
一般將鈦合金劃分為型、+;型、;型鈦合金。根據鈦合金從;相區(qū)淬火后的相組成與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關系的示意圖,如圖1所示。鈦合金劃分為以下六種類型,各類鈦合金的主要特征如圖2所示。
型鈦合金:包括工業(yè)純鐵和只含穩(wěn)定元素的合金;
近型鈦合金: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小于C1的合金;
馬氏體+;型鈦合金: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從C1到Ck的合金,這類合金可以簡稱為+;型鈦合金;
近亞穩(wěn)定;型鈦合金: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從Ck到C3的合金,這類合金可以簡稱為近;型鈦合金;
亞穩(wěn)定;型鈦合金: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從C3到C;的合金,這類合金可以簡稱為;型鈦合金;
穩(wěn)定;型鈦合金: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超過C;的合金,這類合金可以簡稱為全;型鈦合金。
圖1 鈦合金從;相區(qū)淬火后的相組成與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關系示意圖
圖2 各類鈦合金的主要特征
圖3所示為整個相圖中總體上各合金的抗拉強度分布水平(退火狀態(tài)和固溶時效狀態(tài))和顯微組織的變化規(guī)律。在Ckp附近的合金具有最細、最均勻的顯微組織和最高的強度等級。成分和顯微組織對鈦合金的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對鈦合金的成分-組織-性能的研究中已經逐步從定性分析轉變?yōu)槎垦芯俊?/span>
圖3 鈦合金;穩(wěn)定元素含量與組織、性能的關系
Ⅰ-退火狀態(tài);Ⅱ-固溶時效狀態(tài)
鈦的合金元素
純鈦的塑性高,但強度很低,限制了其在工業(yè)生產中的應用。為了滿足實際生產中高強度、耐腐蝕性等要求,人們向純鈦中添加一些合金元素形成鐵合金。根據合金元素和雜質對鈦的;轉變溫度的作用性質進行分類,可分為穩(wěn)定元素、;穩(wěn)定元素和中性元素,形成的四種類型的相圖示意圖,如圖4所示。
圖4 合金元素對鈦合金相圖的影響示意圖
穩(wěn)定元素
提高;轉變溫度,擴大相區(qū),增大相穩(wěn)定性的元素稱為穩(wěn)定元素[見圖4(a)]。穩(wěn)定元素主要包括:合金元素鋁、鎵、鍺、硼和雜質元素氧、氮、碳等。鋁是工業(yè)中最常用的穩(wěn)定元素,通過置換固溶強化,加入適量的鋁元素可以提高室溫和高溫強度以及熱強性。因此,國內外各種類型的鈦合金中幾乎都添加了適量的鋁。但是,鋁含量超過7wt.%后,易形成脆性的Ti3Al相,在合金設計中要避免。鎵和鍺元素在實際生產中很少采用。硼元素被稱為特殊鋼的維生素,在鈦合金中添加少量的硼可以細化晶粒,改善合金的性能。雜質元素氧、氮能大幅度提高鈦的強度,同時也嚴重降低合金的塑性,因此,在實際生產中要嚴格限制其含量。碳元素對合金的強度及塑性影響較小,生產中比較容易控制。
同晶型;穩(wěn)定元素
與鈦具有相同的晶格結構和相近的原子半徑,降低;轉變溫度,在;相中無限固溶,擴大;相區(qū),增大;相穩(wěn)定性的元素稱為同晶型;穩(wěn)定元素[見圖4(b)]。它包括鉬、釩、鈮、鉭等元素。其中,鉬的強化作用最明顯,可提高室溫和高溫強度,增加淬透性,并提高含鉻和鐵的合金的熱穩(wěn)定性。鉬和釩的應用最廣泛。鈮的強化作用較弱,但也經常在鈦合金中添加,特別是在Ti-Al系金屬間化合物中添加鈮以提高塑性和韌性。鉭的強化作用最弱,且密度大,因而只有少量合金中添加以提高抗氧化性和抗腐蝕性。
共析型;穩(wěn)定元素
降低;轉變溫度,擴大;相區(qū),還會引起共析轉變的元素,稱為共析型;穩(wěn)定元素[見圖4(c)]。這類元素包含的范圍較廣,且共析反應速度相差十分大。其中,鉻、錳、鐵等元素與鈦共析反應溫度較低,轉變速度極慢,在一般熱處理條件下轉變難以進行,故稱為非活性共析型元素;反之,硅、銅、氫、鎳、銀等元素,共析轉變速度極快,淬火也無法抑制其進行,故不能將;相穩(wěn)定到室溫,稱為活性共析型元素。鐵是最強的;穩(wěn)定元素之一,但熱穩(wěn)定性不好,熔煉時易產生偏析,因而應用較少,某些低成本的鈦合金中可以添加鐵元素替代昂貴的釩。鉻是廣泛添加的元素之一,加鉻的合金具有高的強度和好的塑性,并可熱處理強化,但某些條件下會因析出化合物而降低塑性。錳是早期合金設計廣泛使用的元素,可提高強度和塑性,但某些條件下產生共析分解,不穩(wěn)定。硅是提高熱強性和耐熱性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,大多數高溫鈦合金中都會添加,但一般不超過0.5%。氫作為有害元素要嚴格控制,其主要原因是析出氫化物造成氫脆。其他的元素銅、鎳、銀等應用很少。
中性元素
對;轉變溫度的影響不大的元素稱為中性元素,主要有鋯、鉿和錫。鋯和鉿與鈦的性質相似,原子尺寸也十分接近,能在相和;相中無限固溶。鋯的室溫強化作用弱,但高溫強化作用強,通常用于熱強鈦合金;錫的室溫強化更弱,會發(fā)生共析反應,但能提高熱強性。
雜質元素對鈦和鈦合金的影響
鈦中的雜質含量對鈦的力學性能影響很大,雜質含量增多,可以提高其強度而降低塑性。氧、碳、氮是鈦中經常存在的雜質,它們能提高鈦的強度而降低其塑性,其中氮的影響最大,碳最小。
氫對鈦的力學性能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氫脆上。在鈦中,氫的含量達到一定數值后,將大大提高鈦對缺口的敏感性,從而急劇降低缺口試樣的沖擊韌性等性能。一般認為,鈦中氫的質量分數應低于0.007%~0.008%,而不允許高于0.0125%~0.015%,因為高于這個含量,在組織上將析出氫化物,并出現明顯的氫脆現象。
除氧、碳、氮外,對提高鈦的強度影響較大的元素是硼、鈹和鋁。其他元素對鈦的強度影響不那么強烈,影響程度依次為:鉻、鈷、鈮、錳、鐵、釩和錫。
雜質(N、O、C)含量wt.%
RB
σb/MPa
(抗拉強度)
δ/%
(斷后伸長率)
ψ/%
(斷面收縮率)
碘化法純鈦
53
29.1
42.9
72.7
氮含量 wt.%
0.05
82
40.8
21.4
51
0.134
102
79.5
14.7
-
0.157
104
84.5
上一篇:stellite6K合金的引進
下一篇:GCr15-GCr15成分-墨鉅真品
最新文章:
> C93200:軸承領域的耐磨錫青銅2025-07-31
> C86300:高強度耐蝕的硅黃銅材料2025-07-31
> C83600:海洋工程的耐蝕海軍黃銅2025-07-31
> C7701:電子領域的高導電白銅材料2025-07-31
> C7521:兼具裝飾性與耐蝕性的高鎳白銅2025-07-31
> CuAl5As:耐蝕抗脫鋅的鋁砷青銅2025-07-30
相關文章:
> TA2G鈦合金科普介紹2025-06-28
> TA1G鈦合金科普介紹2025-06-28
> TC4合金的組織和拉伸性能分析2020-10-12
> 波紋管補償器2020-03-16
> 鈦合金差異:TA1、TA2、Tc4-墨鉅真品2020-02-13